相关分类:明星八卦 内地明星 港台明星 日韩明星 欧美明星 明星婚姻 影视动态 综艺节目 音乐聚焦 电视剧剧情 佳片有约 电视剧演员表 网络红人
首页 > 娱乐 > 电视剧剧情 >

电视剧国家命运分集剧情介绍演员表1-29全集大结局

发布时间:2016-04-09 来源:时尚飞扬网 热度:

讲述我国“两弹一星”研发历程的29集大型纪实性主旋律革命史诗大片《国家命运》2012年10月7日在中央一套黄金档开播,也可在百度观看。作为首部全面展现聂荣臻的影视作品,谢钢扮演的聂荣臻也获得了聂荣臻女儿聂力的认可。下面为你带来国家命运分集剧情介绍和国家命运演

第17集

张爱萍亲临动员现场,豪情满怀地鼓舞大家:“天苍苍,野茫茫,到处青山埋忠骨。戈壁滩上能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业!”李觉终于带领核武器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开进了青海金银滩。  在罗布泊,淡水是一种奢侈品。为了把不多的淡水用在工程建设上,丁健飞忍着干渴在工作。张洁不忍,便带着几个女兵去偷水,结果被张蕴钰抓个正着,本以为司令员会严肃处理这事,没想到张蕴钰反倒向她们道起歉,还让全体女兵尽情享受一次水的“盛宴”。  任新民负责的导弹发动机试车在北京完成,上海冶金所在吴自良指导下拿出了合格的铀分离膜,王方定小组研制的点火中子源胜利成功,科学家们开始主攻第一次出中子试验这最后一道技术难关。1963年12月24日,1:2爆轰出中子实验成功。  一系列试验和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。周恩来十分关心工作的进展,他把钱三强找来,询问提取高浓度的铀235的情况。

第18集

1964年1月14日,铀—235在兰州铀浓缩厂提取成功。  原公浦等五名优秀技术工人被集中在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,然而核材料在浇铸时却出现了气泡,谁也没料到,一个小小的气泡竟然会成了拦路虎。  核试验基地组建了一支由7名军人组成的小分队,到场区最荒僻的地带搜索巡逻,副连长何仕武代表全体小分队成员交给张志善一份决心书后,7个人便进入了杳无人烟的浩瀚沙漠。  原公浦等人一连几个月在进行精细操作训练,与此同时,铀部件上的气泡问题终于在铸造车间得到了解决。  在酒泉,重新研制的“东风二号”导弹即将试射,但燃料贮箱内的燃料却出现了外溢。技术员王永志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,终于使这枚导弹于6月29日发射成功。这次发射是中国火箭史上的一个转折点。  为确保核试验成功,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以张爱萍为书记、刘西尧为副书记的首次核试验委员会。

第19集

由于水质原因,来基地参加试验的数千人在拉肚子。张爱萍立即下令,紧急从外地调来一车皮大蒜为大家治病。  十级大风中,四名同志在爆心铁塔上已经饿着肚子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。张蕴钰、张志善派人冒着危险上塔去送馒头。  与此同时,那支7人小分队也在同暴风搏斗着,几乎半年的时间,他们徒步巡逻了8000里,每人磨烂了7双鞋,面对着高温、干渴、风沙、蚊虫叮咬、死亡的威胁,经历过说不尽的艰辛。  这场大风阻断了邮路。一周后,邮车再次来到罗布泊试验场场区。丁健飞收到了三封电报,电文分别是:“父病危速回”、“父病故速回”、“父已安葬勿回。”拿着电报,他痛哭不已。  中央同意早试的方案后,张爱萍立即召集会议,规定原子弹起爆的时间,密语为:零时。  核基地的工程都已完工,9月25日进入待命状态。10月初,开始进行原子弹的整体装配。核试验的时间一天天临近。

第20集

张爱萍等在听取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,确定原子弹的爆炸时间为1964年10月16日。这时,朱光亚提出了铀球装入原子弹后的临界安全问题。刘杰立刻去找周光召,要他计算论证。此时离“零时”仅剩下40多个小时。  经周光召等人的计算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自发裂变的概率小于万分之一。第二天一早,论证报告就送到了周恩来面前。  16日凌晨,指挥部下达投篮命令,技术人员把铀球从弹体预留孔装进弹体中心部位。之后,从毛泽东、周恩来、聂荣臻到基地的每一位科学家、甚至每一个战士,都在等待那最后的一刻……随着坐镇指挥的张震寰下达了最后一个口令,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。从这一刻起,中国成为继美国、苏联、英国、法国之后,世界上第五个独立掌握核武器技术的国家。颇有戏剧的是,就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,赫鲁晓夫下台了。

第21集

对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,毛泽东感慨地说:“历史将证明,这件事我们做对了!”   为加强氢弹理论的攻关力量,二机部决定将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的黄祖洽、于敏等31人调到核武器研究院,将两支队伍汇聚一起,迅速投入氢弹的研制。但起步十分艰难,他们所掌握的关于氢弹的资料,仅仅是一条与氢弹有关的信息,他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开始了氢弹的理论攻关。  与此同时,赵九章向周恩来提出卫星工程重新上马的建议。钱学森提出:第一颗人造卫星不必搞更多的科学探测,只要放上去,能转起来,听得着,看得见,就行。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虽然爆炸了,可西方认为我们是有弹没枪。周恩来要求尽早安排两弹结合试验,真正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。“东风二号甲”导弹即将试射时,弹体突然出了一些问题。见作试部王部长不同意发射,钱学森和李福泽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发射单上签了字。

第22集

在聂荣臻的支持下,东二甲终于发射成功。  自从东风二号甲发射成功后,在随后一个月内,又先后发射了7发导弹,为即将到来的两弹结合试验奠定了基础。  卫星工程上马之后,1965年10月,中科院召开了总体方案论证会,确定这颗卫星为科学探索性质的试验卫星,其任务概括为:上得去,跟得上,看得见,听得到。为了听得到,赵九章把卫星发出什么信号的任务交给了懂音乐的刘承熙。  为了尽早进行两弹结合试验,聂荣臻采纳钱学森的意见,让张爱萍抓紧两弹队伍之间的技术协调。然而就在这时,两弹一星的先驱者之一钱三强却下放到河南信阳农村劳动去了。  在氢弹原理突破过程中,于敏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,他提出的新方案,大大缩短了中国氢弹的炸响时间。  1966年3月11日,周恩来在中央专委会上提出,两弹结合试验必须做到绝对可靠,绝对安全。  不久,邓小平等人前往兰州铀浓缩厂视察。

第23集

导弹试验基地的方平、秦小阳夫妇,为了两弹结合试验,不得不把几岁的孩子方涛一个人留在家里,用一根绳子把孩子拴在桌子腿上。  邓小平到酒泉看望导弹基地指战员。邓小平得知大家为没有看清自己的脸而遗憾时,便风趣地决定:“那就再来一次,满足同志们的愿望。”   我国第一颗卫星被定名为东方红一号,有人建议卫星上天后就播放《东方红》乐曲,副院长张劲夫和赵九章都很赞成。  朱光亚、郭永怀、王淦昌和陈能宽等人开始百般折腾起原子弹来,他们对核弹头先后进行了振动、抗冲击、碰撞、坠地、燃烧等一系列试验……   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,技术员丁健飞开始一把一把地脱发,他的身体越来越弱。张洁劝他调回内地去治病,并表示任务一完就和他结婚。丁健飞流下了幸福的泪水。  周恩来从国外访问归来,特地到导弹试验基地看望大家。

第24集

周恩来来到方平家中,让方平和秦小阳十分意外。周恩来叮嘱他们:既要干好工作,也要照顾好孩子。他见方涛喜欢枪,便答应从北京给孩子买一支玩具枪,之后和他们一家合影留念。  没能等到两弹结合试验,丁健飞牺牲了。工人师傅连夜赶做一具棺材,张洁含着泪和同志们一起把他埋葬在马兰烈士陵园。为了信守爱的誓言,张洁从此终生未嫁。  就在中国国防尖端事业突飞猛进之时,文革爆发了。科学家和两弹的科研工作遇到了人为的困难。面对异常的变化,聂荣臻设法稳定态势。  1966年10月8日,召开中央专委会,周恩来听取了两弹结合热试验工作的汇报,指示疏散弹道下面甘肃红柳园的数万居民。10月25日,聂荣臻带病飞往导弹试验基地,视察两弹结合试验前的工作。一切准备就绪,聂荣臻却发现大家的情绪过于紧张,于是吩咐李福泽:安排些文化活动,让大家放松放松。

第25集

罗布泊弹着区突然刮起大风。聂荣臻听取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,果断决定:发射程序不变。随后,他又来到离发射台只有100多米的地下控制室,看望那里的高震亚等七位勇士。这七个人都是写好了遗书、主动留下来的。  所有人员各就各位后,李福泽却呆在控制室不走,他要陪七勇士一起发射。最后,七勇士硬是推着他离开……   1966年10月27日,中国在本国国土上,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试验。  马兰烈士陵园内,张洁在丁健飞的墓前摆上了酒,用试验成功的大好消息告安慰丁健飞的在天之灵。就在张洁洒泪相告的时候,聂荣臻已经默默地站在了她的身后。  聂荣臻一面部署氢弹的工作,一面到酒泉基地,指示李福泽接管负责卫星工程的科学院701工程处,并深情地嘱托李福泽:在基地的墓地中给我也留一块地方,将来我来这里,来陪这些士兵、科学家、工人……

第26集

1966年12月11日中央专委召开会议,原则同意关于氢弹原理试验各项准备工作的安排,同意在12月底或1月初进行氢弹原理试验。  张洁谢绝了聂荣臻将她调回内地的好意,坚持在戈壁滩上陪伴她的爱人丁健飞。为了氢弹试验,她和马国惠等人100多米高的铁塔上、近70度的温差环境中昼夜作业,并得了严重的关节病。到了晚年,她无法站立,终日坐在轮椅上。  氢弹试验的“零时”确定了,病中的聂荣臻飞往马兰核试验基地后,第一时间便去看望周光召、于敏等科学家。  1966年12月28日12时,氢弹原理试验成功。在恶劣的政治大环境中能取得如此成就,让周恩来百感交集。  从1967年3月份起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叶剑英、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先后向核工业重要生产厂、研究所、工地共签发22份电报。在中央的关怀下,氢弹研制工作尽管举步维艰,却从未中断。

第27集

氢弹装配在接近尾声时:安装弹簧垫片时竟然发现少了一个。就在张蕴钰下令拆除弹体寻找垫片时,郭永怀提出了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办法。  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:徐克江机组在投弹时,试验失败。郭永怀等人找到失败的原因后,1967年6月12日召开中央专委会议,决定进行全当量氢弹试验。周恩来尤其关心试验的安全问题,于是委派聂荣臻再次前往罗布泊,这是聂荣臻在八个月的时间里第三次去核试验基地。  承担卫星演奏《东方红》乐曲任务的刘承熙,跑遍了北京的大小乐器店,终于找到了一件理想的乐器:铝板琴;而承担卫星测控系统任务的陈芳允,却因为政审遇到了难题……  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,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。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,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,苏联用了4年,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;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,就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历史性跨越。

第28集

受到运动冲击的聂荣臻与钱学森一席倾心长谈,他希望受到特殊保护的钱学森发挥特殊作用,坚持“两弹一星”事业,钱学森慨然允诺。两人百感交集,含泪拥抱。  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,钱学森推荐年仅38岁的孙家栋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,孙家栋果敢地承担起这一使命。  为了建立卫星测控系统,陈芳允前往渭南山区。他和他的同事们,着手制定返回式卫星测控和回收方案的前期工作,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绘制中国航天测控网的蓝图。  在上海的实验室内,刘承熙终于完成了人造卫星奏响《东方红》乐曲的实验,但曾经推荐过他的赵九章却在北京发生了不幸。钱学森的眼泪还未干,又一个噩耗传到了周恩来耳中:一架从兰州到北京的飞机失事,郭永怀不幸遇难。为此,周恩来特别强调:“以后,我们国家重要的科学家,尽量不安排坐飞机,更不要集中乘坐飞机。

第29集

由于敌对国进行核威胁,有人建议国家领导人在国庆时不要在天安门亮相。毛泽东却淡淡一笑:“原子弹很厉害,但鄙人不怕。”   10月1日,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。远在戈壁滩深处的导弹试验基地也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。  不久,长征一号火箭进行发射,但发射后却失去了它的踪迹。任新民带着秦小阳等终于寻找到残骸可当秦小阳回家后,儿子方涛发生了意外……   1970年1月30日,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。  1970年4月24日,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。  1996年7月29日,中国政府宣布,从1996年7月30日起,暂停核试验,但“两弹一星”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并未止息,中华民族的脚步开始迈向太空。  2012年6月16日,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,中国航天员景海鹏、刘旺、刘洋第一次入住“天宫”……   “两弹一星”不仅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非凡奇迹,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。